close

 

時間:2014/12/04

地點:人社院C310會議室

記錄人:人社18謝明佑


 

一、課程說明

§陳思廷

1.專長:經濟學哲學(偏方法論)、社會科學哲學跟科學哲學。

2.下學期開設課程:

【社會科學的哲學】

*主要用指定用書

Benton, Ted, and Ian Craib, 2001,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ought, Hampshire, U.K. and New York, U.S.A.: Palgrave.

    後面的安排根據他們的教本的安排另外再搭配其他的教科書來說明,課程主要是把社會科學做一種透徹的反省。社會科學可以分成三種形式,一是比較自然式的,另外一種是詮釋的,最後一種是批判式的。最後可能會介紹主要的大的學派,討論像是工具理性、美化相對論、批判理論、批判時代的image,之後討論女性女性主義的關聯、後結構主義跟後現代主義的關聯,假如有時間會再談一些更細的議題,還有談結構功能論的問題。

*評分方式

課堂參與、作業(40%)、期中考(30%)、3000~5000字期末報告(30%)

(作業:翻譯的作業,以確保同學在學習過程有在指定的教材內)

【經驗主義】

*主要用指定用書

Woolhouse, R. S., 1988, The Empiricists,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ennett, Jonathan, 1971, Locke, Berkeley, Hume: Central Them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教材以哲學史的教科書為主(第一本),這本書比較特別的是,他在古典的三大家:洛克、巴克萊跟休謨之外,還往上談到培根、霍布斯跟葛珊蒂,甚至於談到英國的皇家學會。我在課程內容有提到往前推一百年是蠻合理的,因為基本上他就可以告訴我們其實剛剛講的培根、霍布斯跟葛珊蒂,以至於洛克、巴克萊跟休謨,都可以被視為16世紀中葉以來企圖擺脫經院哲學教條束縛,建立自然哲學體系。第二本教材會把三位作家的主要議題提煉出來,會選一些來看。

*評分方式

課堂參與、作業(40%)、期中考(30%)、3000~5000字期末報告(30%)

 

§黃文宏

1.專長:現象學、詮釋學、京都學派哲學。

2.上課方式:由我講解為主,有問題問,讀文章由我解釋其中一些字的意思,也會有綱要式的說明。

3.下學期開設課程:

研究所【海德格】

    海德格在現象學、詮釋學都是很重要的人物,課程主要是要閱讀他的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一學期無法讀完,真正會讀到的是三、四、五,什麼叫世界?什麼叫群我?什麼叫情態、氣氛?也會牽涉相關的幾篇論文,例如形上學是什麼,論根據的本質的不同,原則上圍繞著那個時期(1927~1929)。

    成績寫一個報告很多樣式可寫論文,可以寫如何了解第三章、第四章或第五章。

大學部【倫理學】

    探討eudaimonia,介紹亞里斯多德,會把主要的學說介紹,最重要的是亞里斯多德的eudaimonia,講康德的義務、utility之間的關係。跟以前不同的是把西田幾多郎擺進來,代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跟green的自我實現說有不同的看法。主要也是讀文本,會有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比較重要的是第六卷的哲學的智慧的問題,這是一個主要的典籍,一般對實踐誌的了解是Nicomachean第六卷。康德一般只讀前面的部分,知道他的大概,因為我們有康德專家,以後也會上到比較多。Mill主要是效益主義。

    大學部的課較重視出席率,不能單純只有自己讀,是有期中考的,會先說題目。

 

§趙之振

1.專長:知識論、語言哲學、哲學專家的課也會開。

2.下學期開設課程:

研究所 【塞勒斯】

    一個蠻重要的哲學家,這個課很單純,讀他最有名的幾篇文章,最重要的是〈經驗主義與心靈哲學〉,它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論文之一,至少在英美哲學界是這樣子看的,所提出的議題到現在還在討論,讀很簡單就是一行一行一句一句讀,文章一百頁但是還有一些注解約兩百頁,所以這個文章是比較難讀的。

大學部【懷疑主義】

    課程有兩方面,一是屬於古希臘哲學的懷疑主義,另一個是屬於當代的材料,而古希臘的相對較有力量。這個也開放給通識,但這不太適合當通識的課程,比較屬於進階的通識,修課同學不要求有修過哲學的課,但是有修過哲學的課會比較有sense,因為懷疑主義比較特別,它覺得我們有實質,主張我們器官裡面不存在極限 ,會被外在世界指使  。它有些爭論來說的話,這其實是相當屬於哲學內膜,屬於哲學適應比較強,如果海德格或社會科學哲學也可以在別的地方用到,我看過有人說懷疑主義可能可以拿來講政治哲學,因為懷疑主義要講條件與領導 ,永遠更適合民主的社會,但是這個課基本上專主在知識論,基本上就是讀純粹的哲學路線,這個課比一般以前開的課的哲學的意趣更濃厚,成績就是課堂報告,因為估計不會太多學生選,另外有作業、期末報告。

(教科書的部分都有電子檔,在網路上可以找的到。)

大學部【批判思考】

    老課了,一部份教觀念,就是教如何判斷一個論證是否一致,另一部份教如何立論,就是說講一段話需要注意哪些要素、要點,如何把題目講清楚,怎麼把架構建立起來。教科書還在想要不要換。這個課比較特殊的是過往的經驗選課人數蠻多的,因為是通識的核心課程,蠻多人選的。大概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時間是剛剛那些內容,另外約四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定題目,每組報告半小時,話題不限定,但不能重複,重點是如何支持這個題目。每一組同學除了自己報告之外還要評論別人的報告。這個課過往經驗就是報告時是最有趣的,平常不講話的學生都會講話,這個課比較獨特的就是讓學生自己找一個題目積極地講,多發揮多講話。

(評分標準:這禮拜教完下禮拜就考,小考是我考的,看大家有沒有掌握到。另外有作業是助教改的。這個課不來的話小考分數會沒有,也有期中考跟報告。)

 

§邱獻儀

1.哲學所兼任老師生物學及科學哲學專長。

之前都是在通識中心開批判與思考的課,剛拿到博士學位沒有多久,博士論文是跟生物哲學有關係。

2.下學期開設課程:

【科技、哲學與社會】

    第一次教這個課,蠻期待,希望同學可以對反省科學產生興趣,課程分三部分。第一個部分開始思考什麼是科學,而這會牽涉到是如何從事這樣研究的活動的活動,所以第二部分比較重視科學方法論,會講到什麼是觀察,有什麼樣的結構或特色,也可能會提到因果概論或是歸納推論,跟做科學研究有關的方法。第三部分因為同學可能看科學哲學教科書會覺得蠻嚴肅的,希望同學修了這個課之後可以從學到的科學方法等等一些比較基本的科學哲學的基本概念之後,可以回過頭來應用或者是重新思考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跟科學或科技有關的議題。所以會有幾堂課帶討論,譬如說核能問題、全球暖化的問題。第三部分其實是比較接近 STS(科學科技與社會),但還是跟科學哲學有相關,但在STS這領域主要就是研究科學和科學家主要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會涉及到的問題例如說科學研究需要錢、那如何拿到錢、這個經濟模式怎麼運作,那在這個經濟模式裡面會不會影響到科學家做研究,還有就是科學家會不會有一些主觀個人經驗的關係影響到做科學的關係。例如說新聞上有一些科學家有一些科學研究造假,這就會涉及到科學家在做科學研究時他們個人在這裡面扮演什麼角色。指定用書跟參考資料看起來很多,但我們不會全部看,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引起同學興趣,譬如說第六個「宇宙兄弟」這個動畫,其中有一集談到科學對於社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我覺得可以從其中切入來討論在實驗中的角色,其他一些影片不會全部看,會挑重點看,用書的部分蠻多是參考用,不需要全部看完,可能是部分講解跟我們討論的部分有關的。

    上課方式希望是討論的方式,不希望都是我在講,課前要做功課,不想讀指定範圍至少Google一下相關知識也可以。討論課的部分不是點名,是看同學們參與討論的情況來評分。期中考的部分大概是3000字以內的小報告,根據上半學期教的內容選一個比較有興趣的主題,把我們課堂上與同學一起討論的東西用論證的方式清楚把它整理出來。期末考的部分希望讓同學練習到怎麼樣有條理地跟人家講所想的東西,所以期末是以期末報告評分,3000字以上6000字以內左右,沒有硬性規定,就是把想講的部分清楚講完就好,除了寫完之後,還希望同學跟其他同學報告這篇報告所要講的部分是什麼。

 

§張旺山

1.專長:社會科學哲學。

2.下學期開設課程:

【哲學基本問題】

    兩班且兩個不同時段,因同學反映星期二早上的課常衝堂,我的課會開在星期一上午。我一直都有強調哲學並不是一門分出來的科學,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許多科學的探索者,所以它對很多科學或者所有科學都有它的意義,很多經典也會牽涉到不同的科學,所以我這次想要用這們課來貫徹我這個想法,也就是說,我要在課堂裏面把其他科學會以他們作為經典的文本拿進來,我的想法是以後要修哲學的畢竟是少數,但即使以後讀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等等其他科學,上了這個課以後,會有它的好處,尤其在宗教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方面,我到底應該做什麼事,我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然後一群人要生活在一起怎樣會比較好,權力怎麼去安排這些問題,這些是每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會碰到的問題,那這些問題有一些文本就會在這門課裡面把它拉進來,我希望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比較不會是單學科的,我們人社學士班就應該發揮這個特長,要想問題就是要想到底,想到底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碰觸到經驗世界的材料,可以行動可以真的改變世界,一個就是要改變世界要有觀點要有想法,要到底,到思想的最高端,一些最抽象的原理原則,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

    課本主要是John Hospers的書(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Analysis, fourth edition, New Jersey: 1997.),會用電子檔放在網路上,中文的部分我自己有做了一些翻譯,可以對照看。

成績考核:針對3篇重要文本寫3000~5000心得報告或是110000字長篇討論重要議題。

【韋伯】

    這門課比較特殊,社會科學的哲學、科技哲學與社會、韋伯,三門課的老師(陳思廷、邱獻儀、張旺山),希望可以在Agora那邊,下個學期找一個時間出來,每個禮拜兩個小時左右,老師可以參加盡量參加,非常歡迎修這三門課的學生,來這邊交誼一下,可以組讀書會,不懂的問題都可以問老師,老師彼此間也可以彼此交流,我一直希望學士班有一種開放學習的態度,煥發熱情的學習,學習者高興,老師教的也痛快,效果也好,這必須要做一些活動激發大家的熱情,會覺得說跟老師聊天,分享讀書的喜悅,我覺得這蠻重要的。

    剛剛趙之振說他的懷疑主義是非常哲學內部的問題,那確實是。但是大家知道在英國的政治哲學傳統裡面,有一種政治上面的懷疑主義,那是英國政治哲學的核心精華,那也是一種懷疑主義,那懷疑主義可以走到政治哲學的場域來,那同樣我是從哲學走到社會科學,所以下個學期的韋伯,把基督新教的問題,可能你們在其他地方有學過,《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這本書,我自己有個翻譯,正在進行中,希望在下學期前翻譯完,我翻譯的是1904/05的版本,大家看的是通常都是1920年修改後的版本。我打算從1904/05年發表後接著1907~1910有四篇文章批評他,韋伯分別做了一些反批判的論述,我想依照反批判的論述時間順序把他讀完,這樣子完整的看過,韋伯在這本重要經驗著作誕生的過程裡面,他想了什麼,講了什麼,受到什麼的質疑,受到什麼樣的挑戰,然後他又做什麼樣的回應。我們再來看他的科學方法論方面著作,這樣就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一個好的哲學家,像韋伯這樣的思想家,他號稱是社會學家,他的經驗研究背後是有方法論、知識論上的思考,你可以透過這樣的讀書、研究順序,就可以看出方法論思考對於理解韋伯是多麼的重要,這個思想家之所以變得如此傑出,是跟他的一些方法論思考有關的,這樣的用意也是希望各位可以理解,哲學跟如果不讀哲學就無關的東西,是有關係的,這個關係我用韋伯來跟各位介紹。

成績考核:針對3篇重要文本寫3000~5000心得報告或是110000字長篇討論重要議題。 

 

§吳瑞媛

1.介紹

    剛剛張旺山老師、趙之振老師都強調哲學內部的問題,相對我喜歡開哲學外部的主題,在大學部開心理疾病的哲學、情緒相關的哲學,下學期都是研究所的課可是我開的課大部分都差不多,因為我一輩子大概想的都是這些問題,我在大學是唸哲學,學過這些很有趣的訓練,可是當自己真正要做哲學,到研究所的時候,我其實蠻猶疑的,我真的對哲學有興趣嗎?然後我發覺發覺哲學外部的思想家比這些哲學都有趣多了,馬克思、佛洛伊德、達爾文等等,這些思想都是讀過之後不會忘掉他們,他們有一個比較大的觀點,但有時候哲學就會很細微。為什麼我慢慢後來博士之後回來會真正進入哲學,會真正把哲學當成是很認真在做的哲學,其實我是為了精神分析,就是因為2728歲時必須教課教馬克思、佛洛伊德,然後教了佛洛伊德之後,這套心理學很厲害,可以把人的心理挖得很深,可是一開始講無意識、超我等等可以對應到一些經驗可是這些概念講不清楚。後來拿博士之後,我就想說我要替精神分析做一個哲學基礎,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就真的在進入清大之後進入心理哲學,然後就發覺哲學非常有用,當我要辯護一些東西,要釐清一些想法的時候,他是一個思想體系,可是那些剛剛提到的無意識、本能的衝動、自我、超我這些概念要講清楚都不容易,我就發覺哲學非常有用。所有有關講心靈的東西我都非常有興趣,我的心理哲學開的是研究所的課,就是要準備以後這些基本東西,有關心靈的基本概念,要講到人格發展、心理疾病,需要一套的心理哲學。

    你只要是對了解人的心裡是有興趣,我的課都可以注意一下,很多同學慢慢發現我的課是一連串的課,如果有修過的話就會知道這個跟那個是有關係的。以後我還會開精神分析哲學,這個課也是跟那個搭的,還有就是情緒哲學,那其實也是在一塊的。

    我這個興趣,對心理的理解,精神分析的角度可以延伸到很多,社會科學、藝術、道德、宗教,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都會覺得不一樣,如果有興趣的話除了修哲學課以外,開放給大家寒假會有一個作業,會一起讀一本自傳,Elyn SaksThe center cannot hold,他原來也是唸哲學,現在是美國還算有名的法律學者,後來他站出來說他自己有精神分裂,把他從小的自傳寫到他怎麼經過治療,怎麼樣後來也結婚、當教授等等這些。開學之後會有討論。

2.下學期開設課程:

【知識與實在】

    了解人的心理,這個人做這個事有什麼道理,發現沒什麼道理的時候,他的理路是不是被劫持了,是不是有無意識的因素在那裏,這套了解人的方式跟看大腦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說理解人不是只有科學的方式,還有這種姑且叫他人文的方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到底理解事物的方式到底是不是只有科學的方式,這個問題對清大大部分的理工同學說,當然是,他們會很驚訝怎麼還會有其他方式,我想從我的角度說有其他理解事物的方式。對理解人的心理是有關係的。

    理解虛無是不是只有哲學的方式?有沒有一種除了科學可以理解人的方式?

 

§鄭喜恆

 下學期開設課程:

【哲學基本問題】

    在我看來,這堂課之所以是一門很特殊的學問,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些能力、想法,是因為大自然的賜予,還有文化的傳統,所以每個人都在文化傳統裡,乘載一個歷史而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你真的有了解你自己嗎?不見得,因為你身上留有一些傳統、一些歷史的痕跡的沉澱物在你的心靈裡面,影響你如何看待世界跟你自己的方式,是別人交給你的。就像笛卡爾一樣在沉思錄裡面,到了他成年的時候,他發現他有一天,他重頭去回想,他整個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的知識的信念的基礎何在,最後他開始想這個問題,而這一想,就是近代哲學的開端。在哲學基本問題裡面,我會討論四個主題,每個可以想成是一個思想實驗,因為這些影響你在看待世界的框架跟結構,他並不是可以擺在你眼前,讓你可以清楚觀察的,而比較像是躲在背後,時時刻刻影響你怎麼樣觀看世界,所以你要對這些框架反省是非常困難的,可是哲學家就在進行這樣的工作。我在這門課裡面,用了四個主題,來想辦法去進行這樣的思想實驗,這些思想實驗綱要有點簡單,但是架構非常大,幫助你了解非常多現象,甚至你可以回想,我真的是這樣子用這些框架在看世界嗎?透過這樣的比對,我希望你能夠更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樣看待世界,然後你這樣看待世界是否有需要檢討的地方。所以哲學基本問題我很簡單地這樣說,就是針對一些非常重要的領域,像政治哲學、道德、知識的基礎、科學方法論,這幾個問題去做這樣的思想實驗。

【價值與實踐】

    比較特別的是會在第三個主題上討論一些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例如《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瘟疫》、《湖濱散記》、《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大宗教裁判官〉段落,可以把他想成文學在做哲學的工作,就是哲學的討論可以在文學裡面中做,文學可以透過鋪陳一個故事去掌握到一些重要的議題跟現象的本質,所以我們很希望把這種文學作品對於哲學議題的反省把它納進我們的討論範圍。這門課主要討論政治哲學跟倫理學的議題。

【心靈哲學專題:關於概念之遍在性的爭論】

    簡單的說,你走路有沒有需要使用到概念能力?你跳舞的時候有沒有需要用到概念能力?有一些哲學家認為,有,你還是需要用概念能力,即使你是在做身體的活動,你都還是需要用概念能力。可是有一些哲學家覺得不用,你走路、跳舞的時候,如果你有概念的介入,反而會讓你分神,動作就會做得不好。這個議題有趣的地方就是,歐陸的現象學的傳統就是認為你在做這樣的熟悉的技能活動的時候,不需要有概念的宗介,這個是現象學裡面很特殊的一個想法。我們希望透過這門課,讀McdowellDreyfus的辯論,以及討論大概七、八個哲學家對這個爭論的回答跟診斷,這門課是一個辯論色彩非常強,兩個哲學大傳統的撞擊,火花四射非常好看就像煙火一樣,有機會可以來旁聽。

 

§鄭志忠

    下學期休假沒有開課,把沒有到的老師開的課說一下。陳斐婷老師,專長在古希臘哲學,尤其是亞里斯多德,下學期開初級古希臘文二、價值與實踐。吳俊業老師,下學期在研究所開藝術哲學,對美學有興趣的歡迎旁聽,另一門是通識的批判思考。戴東源老師,主要專長在科學哲學,尤其是知識授業學,在通識開當代科學文明,可以跟獻儀老師相互的對比,有相近性也有差異性。

    希望在下次開課程意見調查時,希望同學有意見時盡量提出,哲學所的老師會衡量我們的專長跟開課的量,給予適當的回應。例如這學期開設的懷疑論就是很多同學反映,另外有一門反應熱烈的身體哲學,本來是吳俊業老師要開的,但是他因為開其他課還有因為照顧新的研究生,必須在哲學所開一個藝術哲學這樣一個導論性的課程,身體哲學有可能下學期或下下學期會再開。也就是說,只要你們對有興趣的,給哲學所建議說希望能在大學部開設這樣的課程,你們可以盡量提出來,我們會適當的再回應。

 

二、哲學學程的說明

張旺山:

         邏輯、形上學、知識學、倫理學是哲學學程主修的必修,每一門三學分,如果是副修則沒有必修,十八學分就可以了,只要是哲學學程開的都行。我們在開課規劃的時候,我們通常有一個基本上的範疇去區分,除了必修課之外,一些哲學史相關課程,又分幾類,跟哲學史相關像哲學史上的一些大師們,尼采、康德、黑格爾、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爾、休謨,這是哲學所以前開的是六大家,現在有時候開在哲學所,有時候開在大學部,那我們現在在哲學所會開的也是大師,但不在這六大家,現在我們也認為他們可以當作哲學家專家來修。另外一個是斷代史的課程,哲學史的斷代史是以問題為主,訓練跟專家不太一樣,你要對一個時代探討哪些問題、有哪些人提出哪些想法、他們之間的傳承要有一些比較廣度的理解。第三個是哲學著作的研讀課程,有哲學英文開在大學部,目前是一年一次,有機會大家盡量把握,這非常重要,你自己看哲學的文本可能不容易,你可能要學一下怎麼去分析,怎麼去閱讀,我們開這個課是為了服務大學部的同學,對哲學有興趣的人來修。哲學名著,我們會在大學部開這種課程,德文哲學名著,是開在研究所的,如果同學有需要,大學部上過一年以上的德文,有想要去德國讀書,可以跟我反映,如果哲學所的同學有需要,有兩個以上我就開課,這是我開課的,我開課是完全服務人,雖然學校也給我學分,但是我們在哲學所不算開課學分的,那是一種服務性課程。我一直希望大家在大學時代一定要學第二外語,如果有第三外語那更好,如果大家有興趣再學希臘文、拉丁文,以後天下無敵啊,走出去有光,真的很重要啊,西方文化的根源就在拉丁文跟希臘文裡面,你懂了這種語言不僅會讀他們那些著作,你還會學到一種思維方式,這個非常重要,大家還年輕,像我現在想學希臘文、拉丁文,已經沒有力氣了,而且時不我予,再讀下去,命要一條半掉,就完蛋了,所以大家可以讀盡量讀。第三個框框是個別哲學領域跟導論性的課程,像這邊列的很多再加上這學期趙老師有開宗教哲學,然後下學期又要開懷疑論,這個就是你們反映的結果,趙老師剛好有這樣的興趣,又剛好有這樣的空閒,就開了,不然宗教哲學已經有一段時間好多同學的想修,非常期待,可惜沒有時間去聽,不然應該很精彩。右邊這個是專題性、進階性的課程,有三類,如果你們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些特別的興趣,想要學一些項自由意志跟決定論、西方的自然觀念、自然哲學,有一些很特殊的興趣,這些課我們有時候可以開在研究所,有時候也可以開在大學部,這是進階課程。

    大家應該知道,在清大的相關規定,你只要是三年級以上的同學,修哲學所的課程,都可以修,都可以當畢業學分,畢業學分是128學分譬如修150學分,裡面有22學分是研究所的課程,又考上同個研究所的話,學分數最多可以抵到三分之二,譬如說30學分你只要修10個學分就可以畢業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超修學分不用學費,所以研究所的課程不要以為他很難就望之卻步,你可以聽聽看,覺得還可以負擔,到三年級的時候可以修一點研究所的課程,所以所有研究所的課程,我們沒有列在大學部的課表裡面,你們也都可以修,這都屬於進階性的課程,你們在修課的時候,也可以反映,就是說想要修什麼樣的課程有沒有可能,如果可以開在研究所就開在研究所,如果可以開在大學部就開在大學部,如果我們沒有能力開,像是說進階邏輯或是我們沒有這方面專長的人那我們會跟你們回覆。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學士論文跟大專生的國科會論文,學士論文是人社本來就有的,你在四年級的時候可以選學士論文,你可以提早跟老師聯絡或接洽,看哪個老師的專長你比較有興趣,你跟他接洽,看要讀什麼樣的書、要寫什麼樣的題目,大四的時候就可以寫一個學士論文。更好的就是國科會的,大家要有一個認識,你們是大學生,大學生不是只有在聽課而已,你們要研究,然後到了三年級,你們大概方向也確定了,然後基本知識也差不多成形了,這個時候你把自己當作研究生來進行研究,是好時機,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來講大概是二年級下學期,你有一些方向感的時候,去找特定的老師跟他談,我如果要做國科會計畫要寫一個學士論文,大概要讀什麼書,然後可以跟你嗎?為什麼要請他推薦?你也可以找我,如果哲學方面,我是哲學學程的導師,那我們就可以跟你推薦一些比較適合的,那你就可以跟他一起讀書,讀個半個學期左右,你就可以提一個國科會的計畫。如果計畫通過了,你每個月有一點錢可以去買東西,買書、影印,有一些收入這樣蠻不錯的。不管是學士論文或國科會計畫,你弄出來以後,以後你要申請研究所,或你要就業,是你的作品,那是非常好用的,而且你經過這個訓練以後,你會很不一樣,你的做學問的能力會整個提升起來。所以我非常期待人社院學士班的同學,可以多一點利用,不管是哲學所或其他學程,利用這種可能性,寫學士論文或國科會計畫,我們哲學所有好多個老師指導過,趙之振老師還指導過,有得到國科會的獎,那個獎是很難得的,學校還頒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花籃,這表示很難得的。學士班非常厲害,以前我們在四十幾個同學的時候,有一年我記得非常清楚,七個人拿到國科會研究計畫,然後有好幾個不同的系所,表現都非常傑出,我希望輸人不輸陣,你們這屆可以好好拚一下,盡量在一、二年級開始摸索方向,到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看定哪一個老師你就去找他談,下學期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三年級上學期就開始寫計畫,提出給國科會審查,那你在申請甄試的時候,就有一個作品可以拿出去跟人家比拚,人家沒有作品,你有作品就發光發亮,人家就黯然無光了。

    我說一下我們開課的方式,必修的課程有開課的方式,每一學年的上學期,邏輯會開一次,也就是說每年開一次邏輯,然後其他三門必修是每個學期開一門,換言之三個學期輪一次,我這邊有一個特別的建議,如果想把哲學學程作為必修,那你因為這四門都要修,最好從大二上就開始修必修課程,這樣就有兩輪的時間去修必修課程,這次衝堂或沒有過,下次還可以修的到,不至於延畢,請大家特別注意。

    有幾件事情,跟哲學學程有相關,但不是直接在這個上面,一個是讀書會,我們非常希望各位可以組讀書會,哲學所的老師非常願意,研究所的同學也可以一起合作,讀書會可以讓同學們比較獨立自主,產生自己的興趣。跟這個相關的,有某一些課如果你在讀一些文本上有困難,哲學所有課後補學中心,我們設了一個機制,可以媒合你們的需要跟研究生的專長。譬如說邏輯不太會可以提出申請,哲學所會讓比較強的學長姐一對一、一對二去教你,如果你英文讀的不太懂,那我們就找一個英文比較好的,跟你專長讀的相關的,譬如說修形上學文本不太會,我們就找學長姐來教你們,這個措施大家要多用。在書籍的採購方面,如果有想要買的書,可以上網在圖書館那邊推薦建構書單,如果有些書比較多比較專業一點,可以把書單拿到哲學所給趙之振老師、陳斐婷老師。

    批判思考非常推薦大家去修,本來批判思考也是人社院學士班的共同必修,後來轉到通識中心,我覺得蠻可惜的,你們可以特別修這種課,因為他不是邏輯,但是他對於思考非常有用處,批判思考不是只有在進行批判而已,那個批判是講說你要恰到好處,要用比較好的方式跟人家實質討論,而不是拿一個棍子要跟人家打架,那個批判不是那個意思。

 

三、提問&聊天時間

Q哲學基本問題可以兩個都修嗎?初級希臘文二一定要修過初級希臘文一才可以選修嗎?

A初級希臘文二要修過初級希臘文一,一輪兩年,就是一二三四這樣,所以開在大學部的課程大綱,一開始就秀出荷馬的一段古希臘文,他說你修了希臘文一,在進入希臘文二的時候,你應該就可以看懂,也就是說,你花了一個學期,你可以很自豪地翻開古希臘文,台灣沒有幾個人懂,或是把古希臘文印在你的T-shirt上。

哲學基本問題可以兩邊都上,但只會有一個的學分。

如果沒有修古希臘文一可不可以修古希臘文二,我覺得可以問陳老師,如果他願意你不妨試試看。

Q二專是否也要修四個必修課程?非人社要修人社的學程大一必修是否也要補齊?

A三十學分的哲學學程,相當於一個學士班裡面的專長,做為第二專長,就是作為主修,也就是說四門必修是要修的,如果時間上有困難,就可以修副修,副修就不會是第二專長。第二個問題是沒有關係的,哲學基本上看的是你的興趣跟人格傾向,所以沒有修哲學基本問題,要修形上學、知識論基本上都沒有問題,我們沒有擋修,但還是修過會比較好,畢竟會有個基本印象,有完整圖像,讀起來會比較快一點。

Q我是不分系的,現在在修資工的課,我對哲學很有興趣,我看課務組那邊像雙主修、輔修還有你們這個學程,那我可不可以修哲學學程?

A不分系的話學程30學分修到了,就變成一個第二專長,另外的18學分副修,我們沒有在學校掛著的,制度上就是30學分是一個專長,你可以修哲學學程作為你的第二專長。大家不要誤解修30學分就好了,我們每個學期會開6門課在人社院學士班,你可以修到450學分都可以,你有興趣就盡量修,不是規定30學分就不要再修了。我們主要是考慮一個重點,為什麼人社院學士班會有學程的制度,一個關鍵就是學程是在培養能力的,你有能力又有興趣,知識是副產品,你會自己研究自己發展,然後不懂再學習就好了,30學分是一個非常適當的量,知識論、倫理學、形上學跟邏輯又是在哲學裡面的基本領域,如果你出去跟人家說你修過哲學學程,但是不知道形上學為何物,說不太過去,所以我們覺得這是必修。

Q如果修到一半對哲學感到害怕想要退出怎麼辦?

A不會有專長,但可當自由選修學分來處理。

Q申請學程之後若想要退出是否需要辦理相關手續?

A不用。但如果是學士班的學生就要。同學若有去修其他學院開的學程的是否有要登記的經驗?就我所知是不用,因為學士班的學生本來就有這樣的權利去選擇其他學院的學程當作第二專長。

Q各位教授是否有推薦無痛入門的哲學書?哲學所有許多課程,有沒有推薦的修課順序?

A我列的這些都是目前已經開過的,我們每個學期大概會開六門的量,至於哪六門,除了必修課之外,就要看同學的需求跟老師的時間安排,這邊開過的課,你們就可以反映一下,像有人希望我開尼采,我這學期就開出來了,有的課老師休假就沒辦法開了,所以什麼課會開是有彈性的,我們這些課之間的規劃主要是,哲學領域是一種訓練方式,專家是一種訓練方式,斷代史是一種訓練方式,原點的閱讀是一種訓練方式,都不太一樣,所以我們會大致上做一些範疇上的規劃,每個學期要開什麼課,我們多少會希望有一些平衡,但是這不是一定,因為這個要看同學需求還有課程委員會討論的結果,所以希望你們真有興趣盡量提出來。

關於哲學的書目有掛在網路上,如果有問題可以來找老師,想要聊天、想要談哲學家怎麼談,然後進去的時候茫茫然怎麼辦,進去產生懷疑或過度興奮也可以來找我,這邊有心理諮商的效果,不要太過不好意思跟老師接觸,老師在學校本來就是為了學生存在,雖然我也要為我老婆存在,但我當老師就是為各位存在,大家盡量利用。

關於哲學的入門,坊間有一些哲學書籍,但大部分都沒有辦法引導思考,頂多獲得哲學知識,知道討論什麼樣的議題,我個人覺得學哲學最好應該要找一位老師,去跟他討論,因為哲學就是如此活生生的東西,要看有沒有哲學訓練其實是在看他在想問題、組織、論證或是在討論理由跟結論之間的支持,或怎麼樣去挖掘一個問題,哲學是一個非常實踐性的知識,只有實作中才能真正學習到,否則你是看教科書的話,都只是一些整理好的知識而已,你讀了你會了,可是跟真正的哲學探究實踐的方式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要學哲學最好的方法就是跟活的人討論問題,所以旺山老師才說你要利用我們,最近有句話很紅,如果你有心要做一件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至少如果你有心要學哲學,我們哲學所的老師就會來幫助你。

Q對於瑞媛老師提出的寒假自學計畫,如果沒有哲學基礎開學之後的討論會不會有困難?

A不會,就是來聊聊,這自傳蠻豐富的,一個人的經歷從小到大也念哲學,中間也好幾次崩潰,怎麼崩潰,什麼症狀,就是很好看的故事,可是裡面很豐富。後來他出了這個自傳,有個基金會就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去發展有關心理健康跟法律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某些自傳是本來大家不知道他是誰,但是因為寫了自傳之後有名。可是這個人本來就是有名的法律學者,寫了之後,別人就說:「原來你也會精神分裂。」他為什麼寫這個是因為之前有個例子,精神分裂也可以很成功,一般來說精神分裂認知功能會退化,但是有報導說有的畢業生多成功,沒多久就殺死他的未婚妻。所以他會覺得說精神分裂有很怪的意象,所以他考慮這也要站出來,把自己的經歷講出來,就是一個很顛簸的人生,可是也可以過得蠻好的,是很好看的故事,看這個不用哲學,可是你一想進去就會發覺很多哲學問題會出來,歡迎有興趣的發個mail給我,我會通知你。這是非正式,就只是一般的聊天,然後學校裡面有些修過課的還有一些同學陸續修過一些情緒啊、對這些有興趣的,你會交到其他朋友。

Q剛才鄭喜恆教授說以前是讀物理的,但後來卻轉學哲學,想問各位教授自我探索的問題。特別拿我個人來說,我現在覺得我對資工、經濟、哲學都很有興趣,請問我應該自我探索以後要學些什麼東西,還有要選什麼作為我的職業?

A我在清大念書的時候,我的成績可以到台大資工,可是我決定要來清華,而且我是填清大物理系,所以那分數是壓非常多的,就是我以清大物理為第一志願,進來時是物理系第一高分,因為我覺得物理學應該要研究宇宙奧秘,站在一個學習者的立場,有什麼是比知道宇宙奧秘更有趣的呢?可是後來我發現,我進大學後我修很多通識課,能修的我就盡量去修,物理系的課我也能夠照顧得好,所以我也能夠保送到物理所。可是碩士畢業後我就很清楚我不想再走物理的路了,所以我就去當兵,然後考試,也很幸運考回清華哲學所,那時候是第四屆,所以這邊很多老師都是我的老師。我那時候當兵就覺得很茫然,到底未來要選什麼路,其實我是每個路都試試看,覺得這個有把握,然後被某個領域的老師說你有這個能力,有認證這樣才走下去,我個人是這樣。當你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你是不太知道你要走哪條路的,可是就是試試看,像我這個年紀時回頭去看,就會看到好像有一條軌跡,引導你往這邊走過來,可是你在當中實際上是在摸索的。可是你摸索越多,那都是你的養分,都是有一些種子在你的腦筋裡種下去,未來有可能會發芽的,所以大學裡面就是應該多去接觸各種的課,然後有演講就去聽,把時間填滿。

Q高中的時候想要一專物理二專哲學,現在是大一,在物理方面挫折有點大,現在算學分,已經接近被二一的情況。理學院學士班的課跟人社院學士班衝堂很嚴重,導致哲學的課我只點的到邏輯,所以我到現在對於哲學的認識只有邏輯這門課,我想繼續往哲學發展,可是又很怕說會不會我認識的只有邏輯這一塊對於哲學來講太狹隘,我對於哲學的熱情可能就僅限於邏輯內,然後又剛好被物理挫折到,就想來念哲學,對自我探索有一些迷惘。

A我本來也不是念哲學的,我很同意吳瑞媛老師,從外部試著去慢慢轉移就會知道哲學,我大學時是唸財務,但是在讀財務在教投資學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要怎麼樣收集資料,怎麼樣做正確的投資,那時候我心裡一直有個問題,資訊很重要,但當大家都有這個資訊的時候,我這個資訊真的重要嗎?我問那個老師,老師還是很強調技術面操作,但是這是一個蠻根本的問題,後來我在念經濟學的時候,才知道總體經濟裏面有講,當大家都知道時這個資訊就沒有效,反正我不是對投資有興趣,我是對投資的方法以及他的有效性有興趣,這個好像比較理論的問題,我研究所就想說不要往實用走,所以我研究所念經濟。但我念經濟的時候我又遇到一個問題,經濟學理論好像預測不是很準確,根據我們以往一直被養成的,你的論據是不準確的所以你應該放棄,不過我發現經濟學好像不是這樣子,預測不準確的理論還是繼續用來被當作政策建議,我就想說總要有個說法,為什麼這樣的理論還是可以繼續被使用?經濟學系的老師不太回答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是在做回歸分析時,為什麼有些變數當作因變數,有些當作自變數,老師就說理論上就這樣說,你就這樣跑回歸嘛,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要被解決,那個時候還沒有網路,我就去找一些圖書的資料看,有一些學者有討論這個問題,不過那些學者都不是經濟學的,都是哲學家而且都是科學哲學家,所以後來我就發現我對於這個因果性的問題,就一直引導我去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因果的本質,以及你怎麼樣去斷定事件之間哪些是因哪些是果這種問題。有人在討論,不過這些學者都不是經濟學家,都是哲學家,所以我就想說如果要繼續深造,博士學位應該念的是那些方法論或是檢定何者為因何者為果的方法,就找了一下世界上有沒有專門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哲學的地方,那就是我到英國政經學院唸的哲學系。就像你說的,我剛去的時候也怕沒有哲學的背景,不過去那邊還不錯的是,政經學院的哲學系很歡迎非哲學背景的來唸,去那邊唸時我的同學很多是物理學、經濟學或是其他社會科學畢業的。我的經驗是其實不用怕沒有唸哲學,最重要的應該是興趣,興趣會引導你有那個熱情可以繼續走下去。

哲學所有九個老師,八個不是在大學一開始念哲學的,只有張老師。第二個是你現在接觸到的只有邏輯,如果邏輯讓你有哲學興趣,那一點都不驚訝,因為當代哲學的發展,無論是現象學或是海德格,早年都研究過邏輯的問題,科技哲學的根源更是這樣子。哲學就像蓮花池的根一樣,下面連在一起的,你從哪一個進去都可動到別的地方去,所以你只要對哲學有興趣,你都可以挖下去,慢慢的就可以上來。

Q對哲學有興趣跟把哲學當作生存的工具差在哪?2.可以感受到許多教授都對哲學有興趣,學了哲學之後生活有變快樂嗎?或是更痛苦呢?

A生活是有高有低,學了哲學至少知道當你不快樂時為什麼不快樂,至少會去問,至少我想應該有這樣的能力,但仍然會在情緒波動時沉溺在上面,這是無可避免的。

我不知道人社系的同學有沒有好好唸英文,因為我覺得白紙黑字,所有思想性的東西,你都讀得懂,怎麼可能會怕沒有事做呢?我剛剛提英文是說,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不唸英文的話,就沒有辦法去利用了。特別是人社系的同學,我們也沒有實驗室,我們就是靠思想,現在學的東西,英文才有很多很好,中文的話你可能就停在這裡。我自己也在國外教過書,我覺得台灣學生像現在你這個年紀,絕對不會比國外的差,你們的聰明才智都夠,問題是之後會有差,因為他們一直讀的都是很好的東西,那你們呢?如果沒有讀英文就幾乎是文盲,你會越來越笨。你如果真的哲學好,所有英文的文獻都讀得懂,我覺得以前的學生比較刻苦耐勞,英文都有辦法讀,聽也有辦法,所以我們即使說不用出國也不會受限,你們都是耳聰目明可以學很多東西,有什麼都可以自己學,哲學的東西也可以自己學,不會沒有工作的,這就是你的實力,你講話就不一樣,你寫的東西就不一樣,所以我幾乎不會擔心,我比較擔心你們怕一些東西就不會去碰,英文就停在那裡,就高中程度,然後就會越來越笨,那如果你有學會英文,加上哲學就會越來越聰明,這是我很確定的。

會越來越聰明是確有其事的,如果只是一個宣示的話好像不太夠,我們來弄一個論證這樣子。你在學很多學問都在學思考,那思考要解決一些問題,哲學是在解決哲學的問題,哲學的問題跟其他是很不一樣的,要解決哲學問題不僅要靠一些常識、科學知識,你還要很強的概念分析、論證推理的能力,然後哲學問題大部分是很難纏的,腦袋要清楚、用字遣詞要非常精準、思考要非常深入、要讀的東西很多、碰到的都是一些大師、他們的犯錯也不容易抓到等等。那你跟這些人唇槍舌劍,跟這些人鬥爭了很久以後,你的鬥爭能力就很強,我一講思考上的鬥爭能力,你還會跟人家搏鬥,跟人家思考、談問題這樣,有這種能力對以後的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講說聰明就是會思考,哲學就是一個可以讓你學到很深刻的、很精準的思考能力,所以大概不太會變笨,但是如果加英文,那個文化的關係,因為用中文寫的哲學文本其實還在起步的階段,很多非常好的你都要看英文,都要看其他的語言,所以英文是一個當務之急,你們一定要把英文讀好,要不然的話寶在前面,你就是不懂。我講一個例子,想像有一個人到郊外去旅行,被一條蛇咬了,然後就躺在地上,有一個原住民就過來了,說:「你怎麼了?」「我剛剛被一條蛇咬了。」「前面有一棵草,你弄一弄塗上就不會死掉了。」有那個知識你就會用就可以活,如果英文看不懂,就是一些紙張在那邊,有一些智慧可以解決你人生的問題,或是可以得到很多東西,你就得不到。但是我覺得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哲學,剛剛吳老師跟陳老師的例子從我這邊來看,當初我本來是要讀中文系的,差一點點考上,後來發現我的興趣應該在哲學比較適當,我自己的印證也是如此。哲學的問題有一些很奇特的特性,你要去看看你自己適不適合做哲學,剛剛鄭老師說妳要找一個人好好談,可以找我談,你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好好來溝通一下,做哲學或是這裡面的甘苦,但是如果你要做測試的話,你可以去網路上下載一些比較哲學性的文本,有興趣的主題,不要太多理論負擔的,你去看看哲學家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那個問題是否你在想時會有興趣的,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你是否有這個能力,如果覺得還可以看的懂,我覺得你就可以慢慢的去嘗試修一些哲學性的課程或買一些像笛卡爾的沉思錄來看一看,那個裡面就談形上學的一些問題,靈魂、上帝、自我到底是什麼東西,你可以自己去測試,妳的興趣可能不一定在哲學,可能在別的地方,也可以再測試其他的,這個路是非常辛苦的,你必須要摸索,我剛剛講一個詞叫煥發熱情,你如果做一件事情會樂此不疲,大概你是有這個興趣,那如果說這個事情你想要變成你的專業,那就另當別論,要下更大的決心,譬如說你在研究所的時候,你要考慮一下你要不要做專業哲學,或是做其他的事情,你可以有雙專長,一個是保命用的,一個是興趣發展,你可以去學譬如生科,然後再學哲學,然後在生科專長裡面,你因為有哲學,所以你的交往、做事,很多就會跟一般只有專業的人很不一樣,所以我們哲學所的立場基本上是,哲學作為一門學問,是很少數人做專業的,但是哲學做為一個文化裡面的一個因素,不管是學哪一門科學的人,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一套哲學能力跟哲學思維的能力,這個很不一樣。

張翊(系學會課程股長):關於學制的問題,目前選修哲學當作第二專長,外系的學生103公布的課程規劃要修三門系共同必修,台灣與現代國家的形成、人文學科導論、哲學基本問題,接下來就是哲學學程四門必修,剩下就是選修,總共三十學分,所以還是要上共同必修,但是我們現在在改課程,台灣與現代國家形成這門課可能以後不會開,所以你在看你要申請第二專長的那個時間,再特別查現在的制度是怎麼樣。人社學士班的主副修是要事先申請,在大三上的前兩個禮拜,要下載一個文件,就是我的主修、副修是什麼,然後把這個東西提出來交給系辦,系辦會幫你登錄。然後你要改的話,再去列印一張學程異動申請表,異動完之後再拿去給系辦,系辦會幫你改。因為這個東西要登錄在校務資訊系統,就是有個畢業審查的系統,要提了才有辦法幫你改,所以要改的話就把異動表列印下來然後交給系辦就好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哲學 清大 人社
    全站熱搜

    nthuhs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