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程課程簡介

主講者:呂玫鍰老師

    我們剛剛講到認識世界跟我們切身相關的,是在認識世界鬆綁必修以來,那是世界古文明和全球化與發展組成一個的,全球化與發展是未來2017年將要開新課程。下學期會有經典閱讀,是由人類學程提出來的,外來也會有還有跨領域對話提供給學士班的必修課。各位大一同學未來想修人類學學程的同學,要記得學程導論內有文化人類學導論,這門課是要進入我們學程的先修課程。

    這是給大家看一下未來人類學程的安排。應該先修大一共同必修,就是認識台灣,認識世界目前有世界古文明,未來還有全球化與發展,當然還有要選人類學程的話,要先修文化人類學導論。這學期是上世界古文明,下學期會開文化人類學導論,未來會安排在上學期開人類學導論。

    下面主要是必修和選修課程,要選人類學主修的話,未來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項目,一類是基礎課程,一類是核心課程,還有一類是主題課程。基礎課程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文化人類學導論,這邊和同學解釋為甚麼一定要修,因為沒修這個課其他很多課都很難接,這是很重要的必修課程,但學分不算在主修學程裡面。更重要的是有三類的核心課程,第一類是文化認同,再來是區域研究的課程,未來希望開的是台灣漢人社會與文化、台灣南島社會與文化、東南亞族群與文化以及世界民族的起源,會列在這邊就是未來我們的課程目標,這些課程目前至少每學期會提供一門課,理論方面有人類學思潮,方法方面有人類學方法,這些都是必修課,所以必修課程目前就佔了15學分,另外的15學分,要從我們的主題課程挑選修的項目去完成。如果是副修,主要三大類的要求,一樣有文化人類學導論,核心課程裡面重要的是區域研究和理論跟方法,必須在核心課程修九個學分,其他的主題課程再選9個學分

    接下來是大一課程,今年比較特殊是先上世界古文明,下學期才有文化人類學,但馬上應該就有考古人類學導論,提醒同學大一要先將必選給選了,大二可以開始選區域研究,主題課程也可以開始選,大三最重要是人類學思潮和人類學方法,這都可以配合主題課程,大四就可以開始選人類學更精緻的課程。

    然後我們可以開始下學期的課程。下學期的課就是列出來的九門課,包括人類學導論經典閱讀跨領域對話,特別提醒是為婕私老師的英文授課,和奔主人合開的掛領域對話,學程必修主要是人類學研究方法,必選有考古學導論和東南亞民族與文化,學程選修有邱老師的考古學和副老師的台灣原住民專題還有一個是陳祥水老師的台灣漢人社會與宗教研究。剛剛忘了介紹,文化人類學的老師在這邊,是陳中民老師。

    下面進入主題課程,主題課程沒有太多分類,基本上分為九個中心類別,第一個是考古學,包括科技考古學定理、古代環境與社會,以前開過的課未來可能再開,當然也可能有新的課,現在介紹的課少掉很多,過去有兩位老師因為過去已經不在了;第二類是科技與人文,包括科技考古學、生態科技與文化等;第三類是台灣原住民族,主要是顧老師開的有關南島部分;那都市消費與文化的部分,有許瀞文老師的經濟與文化,還有人類學與當代都市,記得好像還有同學上沈老師的都市與人類學,大四同學其實可以可慮;另外有一類視覺旅遊與文化開的課比較少,有視覺人類學;文化遺產與博物館,李威宜老師這邊主要有文化資產和博物館,開的時候不要錯過;下面一類是宗教,有性別與宗教、宗教與文化、宗教與當代社會等,還有台灣漢人社會的宗教演進等;另外一類是親屬與性別,比較像是家庭與親屬,還有剛剛提過的宗教與性別,還有交大老師上過的族群與性別,以及性別全球化的發展,下學期暫時沒有太多課,但未來課些課都可能再開,特別的是下學期性別人類學的課比較多開在研究所的課,性別學程希望我可以列給大四參考,課程細部歡迎同學在網路或是課堂現場多做了解,今天我們沒有太多時間;還有我們提到的區域文化,有美國文化、經典民族誌,還有人類學研究所的中國少數民族,這幾門沒有列在區域必選修,但列在這邊,未來如果說要不要分去必選修,那目前學程必修要求的就是區域研究部分,未來同學有意見都可以反映;新自由主義與人類學的未來,主要是黃應貴老師開的課,有世界民族誌、小說與人類學、新自由主義與地方文化等,還有李威宜老師最近開的當代社會與人類學觀察,這個課以人類學角度觀察台灣社會。這個學程裡面其實有一些交換生,像是南藝大、北藝大等都有交換生的協議,跟博物館或藝術史、建築與文化資產等課程有合作,同學對博物館或藝術館行政等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這些學校的研究所等,那大學部課程比較多,同學可以考慮利用寒暑假還有開放實習課程等,那上次和同學討論,未來人類學程是不是可以多開博物館課程,甚至和博物館簽訂關係,未來將朝這個方向努力,未來同學能更多接觸博物館甚至實習。

    另外未來的生涯規劃,我們想到幾個方向,第一個升學的話,國內當然可以銜接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另外可以考慮相關科系,包括人類學專業研究所,還有博物館或是公共行政政策等,這些都可以在未來規劃的範圍。未來就業的部分,可以考慮的有政府單位、經濟產業、非政府組織、教育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同學希望申請到好的就業,要將專業知識提供就業結合。

 

接下來的時間請人類學程的學長姐來分享:

陳虹羽:

    大家好,我現在是人類所碩二,今天分享學人類學程和後來做的事的關係。我是2014年畢業的,有半年的時間在做自己的事,去拍一個紀錄片叫末代叛亂犯,現在在做見域,就是一個新竹的在地組織,在做一個叫貢丸湯的雜誌。我在人類所也有做事,暑假有去研究慈湖。人類學和我做的事有甚麼關係呢?拍紀錄片要從比較當事人的角度看事情,人類學對此幫助很大,比如說我在紀錄片是製片,但是我們整體在想要怎麼訪談敘事時,對於內部觀點強調的個人主體性、怎麼詮釋事情這些還滿有共識的,最後呈現出來的紀錄片很像是還原這些人的生命經驗而已。

    見域是因為在新竹待了很久,所以想做些跟新竹有關的事,見域需要很多田野工作,像是寫雜誌那就是個田野,要做導覽、訪談店家,這些都很需要人類學的東西。再來可能是未來課題,想做的是研究蔣介石銅像,所以暑假都待在慈湖六個禮拜,就是人社分常關心社會議題,很多人以為這是社會學在做的,但就我自己而言,這種氛圍是對於自己學習東西滿重要的,如果你有學過人類學的話,你會發現和沒學過的人很不一樣,因為這件事我想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社會現象上,所以我選了蔣公銅像,那大家可能會好奇這跟人類學有甚麼關係,那就做出來就知道了。

    大家可能好奇人類學畢業可以幹嘛,那我選擇了研究所,其實本來有興趣的是博物館,但在博物館實習一個暑假後,就變得好像沒有那麼想進博物館,因此後來進了研究所。我知道很多人是為了博物館而選擇人類學,這樣也滿好的,那博物館每年都會開放實習名額,大家可以去試試看,再決定未來要怎樣。

 

錢乃瑜:

    我是人社系10級,我是去年才從人類所畢業。今天最主要是分享我的工作,畢業後我進入廣告工作室,做的職位應該可以說是文案,但實際做的是甚麼呢?

    首先畢業第一件我做的案例是策展展覽,是新竹縣茶產業史的展覽,我好像完全做的就是人類學的是,一直往清大圖書館跑,包括說在呈現展覽時,就很像人類學在爬梳地方產業歷史的脈絡,思考說關鍵時代茶是怎麼生產的?勞動場景是甚麼?整個產業鏈結構是甚麼圖像?我覺得有點像是人類學在寫民族誌,比如說一個勞動場場景的模樣,人類學是以民族誌書寫,策展則是將他轉為真實的場景,比如說茶寮的樣子?材質是甚麼?新竹台北有甚麼不同?是基於甚麼緣故?那個年代是甚麼樣子?,就是一一去把他爬梳出來,這部分是很需要研究的。

    再來我很主要的案子是寫雜誌,是文化室的地方小雜誌,這是因為我的業主是大甲裕珍馨,他們會發起一本自己的雜誌,有點像是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推廣他們的地方文化產業,會找代辦單位幫他們寫地方文化的報導。我覺得相較於一般廣告文案,雖然也是吃喝玩樂,但到我手中,我會帶入一點民族誌的味道,不管是介紹當地老屋、漁港還是在地小農,我會帶點文化脈絡性在裡面,那我做出來的專輯,反而讓我的業主滿驚豔的,而且在操作這本雜誌的過程中,我發現文化真的能夠成為一種產業,確實有很多人拿文化作為行銷,然而在這個產業圈中,你可以讓文化只是個行銷,或是你可以扎扎實實做出一點文化脈絡,我覺得從一個人類學研究者角度,到這個廣告文案的位置,讓我有價值的地方,是讓我做出一點點味道上的不同。

    後來我又接到做歷史空間的策展案,是竹北的汾陽堂,這和前面策展不一樣,這是歷史建築內的展示,要去整理家族史、族譜等。有趣的是,族譜當然是人類學內很重要的東西,當我站到策展位置時,這個樹狀圖就活了起來,在這個空間要講故事,這個系譜內的所有人都會跳出來影響你,所以覺得說,怎麼策展?該放那些內容?這些考慮上,會發現那些祖譜整個活了起來,不斷影響你。我覺得每個業主和我的關係,就像是研究者和報導人的關係,但當我以前是研究者時,是我追著報導人跑,不斷請他們和我多說一點,但到職場,這些業主就像是報導人追著我跑,不斷和我說他們的觀念與想法,不斷要你將他們追求的文化觀念實踐出來,所以其實我滿驚訝的是,當我進入廣告公司後,很多時候真的還是很需要人類學的能力,需要有文化的深度。

    所以我要做個勵志的結論:大家真的可以多讀人類學,甚至報考人類學研究所。

學長發問:想問學姊大學時有想過要做甚麼嗎?

學姊回答:

我大學是一心想往研究,做研究者這方面。

我在讀書時確實對未來很焦慮,但我必須說,進入職場確實讓我很驚訝同時很開心,我以前想成為研究者,定位人類學是文化的轉譯者,但現在的工作,我認為我是文化的勞動者,我將文化資展的東西做出來,或是我的業者是奶油酥餅的公司,他就是想要將文化敘述出來,我就是讓它使能動,將文化轉譯出來,這確實是文化資產中,最底層的勞動者的部分。我覺得滿開心的,就是我做到實踐的部分。但也有滿痛心的部分,就是實際見證到台灣文化資產讓人痛心的部分。

直說的話,月薪大概是三萬左右。

當你站在博物館,可能生產的是另一種文化。但今天是第一手接觸文化,你能不能成功做出來,對台灣社會就是多了一個積財的東西。

老師發問:後來為甚麼沒有繼續做研究者呢?

學姊回答:

因為做人類學研究,要面對和田野對象的各種複雜的情感,後來就覺得好苦喔,很糾結的感覺。

 

姚佳燕:

    大家好我是16級的姚佳燕,來分享科技部計畫的申請與執行過程。大概科技部計畫簡章12月中旬會出來,截止是2月,執行是7月到隔年2月,科技部大專生計畫鼓勵大專生做獨立研究,每個月給妳六千塊,用這些錢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我在去年10月中旬想要不要做這個計畫,和老師討論,也找自己有興趣的,或是之前的期末報告題目,在11月中旬大概確定我的題目,開始集中找資料,1月底才把草稿寫出來,之後不斷修改,到2月中大概過年前是截止日期,送出資料後到6月底會通知有沒有通過,到7月開始執行計畫,然後到明年2月這樣。我的題目是宗教團體青年社群的線上互動:以新竹地區福智青年為例,我大一就開始參加福智青年,我一直對他社群的互動和宗教的部分有興趣,所以科技部計畫以這為發想。

 

江瑄:

    我是人社16,我講一個比較普通點的,人類學的學生是如何過這三年到四年的。

    我為甚麼要念人類學?我很小就對歷史和考古很有興趣,但不知道怎麼進入這領域,偶然發現人類學這門學科,後來參加營隊後發現這個領域很有趣,那時有接觸到文化人類學,到清大人社後又接觸很多文化人類學的課,所以覺得文化人類學真的是很棒的學科,帶給學生一個新的視角來看生活和整個社會。

    文化人類學的樂趣,第一個可以做很多田野工作,可能大學部田野報告不用那麼深入,所以和田野對象的關係沒有那麼糾結,可以挑選自己興趣相關。像是我們人類學研究方法的課堂上,我們的題目是同人販售會的研究;上學期家庭與親屬的課堂,我的題目是婚友社,我找了一兩間婚友社,想知道現在人婚配時有甚麼制度;還有像是剛剛說到的語言社會與文化,我的題目是小鮮肉,這個詞怎麼存在在這社會,背後有甚麼脈絡。文化人類學可以挑的田野題目非常多,尤其是自己有經驗有共鳴的東西,做報告更容易進入。有趣的田野外,我自己也滿喜歡比較傳統的田野,像是上學期和玫鍰老師去做進香的調查,下學期應該還有很多宗教的課,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文化人類學除了課堂田野,生活處處是田野,在家裡有婚喪喜慶可能就想到,像燒金紙啊,以前覺得很無聊,讀了書會開始想是為甚麼,或是婚喪喜慶的習俗,以前覺得沒意義,念了人類學後比較關注他整個脈絡,這是日常生活中的觀察。

    最後覺得人類學整個學科是比較溫柔的關照,這是我的想法,重點是教會我們更細膩的了解生活中的事情,像是學姊工作上的經驗,有點像是我在生活中的經驗。對日常生活中的人類學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上網追蹤芭樂人類學之類的粉絲專頁。

    那考古學的部分,我修了邱老師的課,考古學我覺得很有趣有多東西,是很複雜的學科,雖然不像文化人類學那樣可以貼近生活,但也有很多部分,像對器物的了解,對過去生活的想像,這些會在考古學的課程當中出來。

 

邱鴻霖:

    我們清華考古學是在人類學的框架視野下去研究,也就是考究人類的文化,也不單純是物質文化或是古代社會,人類學與當代社會的連結立是非常高的,事實上考古層次我們沒有小鮮肉,我們是不同的層面,文化人類學關注當代歷史,考古人類學關注將時間再深入到過去,讓當代人知道他文化形成的脈絡,當然中間很複雜,這上課再慢慢談。

 

    我們今天到目前為止,說明會進行到尾端,同學如果想知道甚麼訊息可以上人類學FB,現在開放大家討論,因為還有一點點時間,對我們課程的問題等。

 

吳宗勳:

    等下可以把麥克風傳下去,一個老師先自我介紹,等下有小問題想問老師,老師介紹完回答問題後,把麥克風給其中一個學生,學生回答完之後再給老師,就是交叉這樣。

    我先介紹,我是人社17吳宗勳,有一件事是我有點焦慮,就是人類學到底是甚麼樣的學科?大一我不知道這是甚麼,大二好像看到有點光,大三又覺得有點痛苦,所以我想問老師,老師研究人類學這麼久,人類學對老師的意義是甚麼?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活在現代,要如何將人類學應用到現代?不是說工作,是要怎麼用的生活中?對於同學我也有小問題,下學期有演講,想問同學喜歡甚麼形式?甚麼講師?或是有甚麼焦慮?還有為甚麼要選人類學?

 

樹民:

    我今年九月才來清大,不過1991年也來過清大,來訪問一年。

    剛剛吳同學提到人類學是什麼?人類學對我來講,大概是提供一種對人的看法,就是說我們不但看我們自己,還要走出框架,從不同角度觀點來看我們自己,我們到底過甚麼樣的生活,合理性在哪,從比較文化角度來看就很有意義,我們走出自己的文化,到其他文化生活,來體驗這樣的生活有甚麼意義,當我們完全走出框架,回頭來看自己時,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新的看法。

    人類學教給我們的不是工具,而是生活態度,要怎麼更客觀的了解自己與別人,過充實的生活。我是台大畢業到美國教書很長的時間,這情況下,我們對台灣學生的狀況很有興趣,做為研究的對象很好,除了跨文化,對跨世代是不是有其他理解。

    人類學無所不包,從古代文化、古人類,到現在社會不同地區,都可以作為我們的田野對象,換句話說,人類學是無所不在的,你要怎麼樣去應用你的知識,用你的眼光、視覺、態度去了解,所謂異文化是甚麼東西?

    問大家問題?那就是你們每天花幾個小時玩手機?

 

人社17 許賀琦:

    因為我手機wifi壞了,不會用手機連網路,就不會玩網路。

    我想修人類學程,但修的東西沒有很多。想請邱鴻霖老師。

 

 

邱鴻霖:

    我自己原本是學哲學的,之後對歷史、古人類有興趣,才當兵後到中研院去,很坎坷的歷程才走到人類學考古學裡面。我覺得到目前為止,人類學對我人生很大的幫助是說,往往我們受到媒體或是外來人的影響去看待事情,人類學的包容性非常強,我和社會學的老師聊天,他們有一個立場去看事情,並試圖影響周邊,人類學給我的好處,是我站在不同角度去接納他們,同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反應,在古代也是一樣,在古代不同族群文化的人也有不同反應。

    人生最有意思的不只是面對考古,另外的就是我在各地做調查接觸的人,例如媽祖人、泰雅族等,面對不同人群,我往往用比較理性的角度了解他們,根據我的專長,發現當代人常常陷在當代思維,其實對於自身的行程脈絡不夠了解,諸如土地的歷史、族群的歷史,這塊就是我做考古我的任務。好像當代思維,考古擋在蘇花高的路上,為甚麼考古學者堅持要做?是深化不同區域人群文化的根,如果沒有根,媒體的觀點不斷再跑,對同一件事的觀察下個月就不一樣,自己應該站在什麼樣的脈絡?台灣同學往往不知道台灣文化是甚麼?你自己的根是甚麼?你不了解自己的歷史脈絡,所以對我來講,我不只再做考古學,也在人類學的角度去做考古學和教學的工作。

    考古的應用真的很廣,最近有落實在地方這邊。有很多文化資產,很多跟人類學相關的工作,像是過去面對文化局,這是和人的文化相關事業,結果考試制度是考文化行政,充滿法規條例,這些人往往缺乏人的關懷,只有法規、報帳,這對文化資產真的非常不好,近年來文化局有些是人類學學生,跟他們講話就完全不同。過去文化局被稱為縣長的化妝室,用的漂漂亮亮,有人類學基礎學生進入後,他會用不同視野執行事務,近年和地方文化資產接觸,不管是台大還是清大的學生都有參與文化局的工作。

 

人社17 全佑瑋umas

    我是大三的全佑瑋,但我不喜歡大家叫我這個名子,大部分同學都叫我umas,這是我布農族的名子。

    就是最近台東布農族的獵槍案,小米穗基金會有發起聯署,我有在清大人社的跨系級版上PO文,希望大家支持。這也是人類學帶給我的影響,我在大一的時候,當時高中老師說這邊有東西可以交給我,大一上文化人類學時,有說到對各種文化的方式,還有像是南島文化,以前我知道自己是原住民,但我對原住民的文化不清楚,之後才回去尋根,現在才敢大聲說出原住民族和主流社會是不一樣的。這個案子就是用主流觀點,強加價值觀和我們你們不好是錯的,我覺得這樣之後司法體系會加深對台灣少數族群的不友善,雖然我們只有2%人數,但我們在台灣文化資產上是很珍貴的。

    考古方面,邱老師跟我說過,台灣少數民族跟政府的談判,很不清楚怎麼做,我們有很多遺產在山裡,但我們自己不認識,那到時都被開發了,拿甚麼談判,所以感謝邱老師的開導。

    就是,清華原住民同學好像有點太少,不知道人社院學士班能否多開幾個名額?

 

張隆志:

    雖然我的主修是歷史,但我在台大的碩士論文是做平埔族的研究,博士論文也有注意到牡丹社事件,那人類學對我來講是個非常美好的夢想,雖然我身分上不是人類學,但我受到人類學滿大影響,大家也知道歷史有受人類學很大影響,包括年鑑學派,現在歷史學界和人類學仍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有在發起組織世界南島與世界語言的籌備處,我們和umas也有談想辦法成立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讓清大原住民同學有統計資料,雖然原住民同學少,但有大部分仍然很活躍。

 

曾台叡:

    我今天覺得最特別的一點是,人超多,還有大三大四同學來做分享,這很難得,就像剛剛同學提到,人類學有種溫柔的力量,同學對學弟妹都很關心都願意回來。

    我有修像是人類學思潮,因為我本身對理論比較有興趣,好奇不同學科怎樣建構他們的理論,那人類學思潮比較多一點理解和關還,這點在很多學科上比較缺乏,同學未來進行田野時,能有比較多收穫,對未來社會實踐上面,也能關懷異己,更能貼近社會。

 

魏捷茲:

    魏捷茲在美國長大,我欣賞那個同學問的問題,因為他說有困惑,我舉個人類學的困惑,沒有一些關於你在做甚麼,沒有一些社會上的經驗,沒有挑戰,怎麼有進步,所以這些困惑是成長必須面對的是,有些同學在其他學科不一定有這樣的挑戰,不需要面對台灣處境、人類處境,可以好好過日子。

    面對台灣人類學的特殊性,每個國家的特性都不一樣,美國有美國的人類學,因為面對美國的困惑,所以有美國人類學,像是美國原住民、黑奴,我不會說我來自光明的美國人類學,我對美國人類學仍有困惑。台灣人類學也有特殊性,我也有困惑,這很難,但有幾點可以開始做,我們要瞭解人類,如果不了解人類就沒有未來,台灣需要國際化,你不可能不和其他人接觸,相對而來,有些國家像是美國相對強大,他不需要國際化,或是國際化的方式和其他的不一樣,這些事情台灣應該了解,台灣人類學需要了解,台灣需要國際化,台灣人類學應該在國際化帶頭。還有些問題可以在私底下繼續討論。

 

人社16 黃婷君:

    大四目前最困擾的是之後要幹嘛,我目前是打算延畢,之後到土耳其考古學系交換,我走人類學的路很曲折,一開始雙主修商學院,後來很痛苦,到大三才決定往人類學走,所以我起步有點慢,想說延畢去交換,就是去學習更多更活的東西,目前大四比較憂慮的是,不知道會不會現在喜歡的東西,未來不知道會不會喜歡。

    我有個問題,老師下學期想辦個展,不知道有沒有缺少幫手?

 

呂玫鍰:

    剛剛沒跟大家報告,這學期我們有去二二八公園博物館,有一個本來要借回學校的展覽,但看了之後發現不適合搬回來,因為場地很大,人社場地不合適,資源也不足,後來問學校藝術中心,但藝術中心的檔期很滿,要排到明年,因此就暫時不辦。那這件事情之後同學還是可以考慮,或是去博物館實習,之後也可以在借展回來,我們事實上是可以配合展覽辦演講或時做,這些都很好,我們未來都可以在考慮。目前可以考慮先辦小型的展,大的目前可能沒辦法,或是工作坊也可以考慮。

 

邱鴻霖:

    其實我們跟博物館的合作關係,都是人類學出身的,關係滿密切的,寒暑假你們不妨看看網路上,都有實習生的機會,機會滿多。有些主題和人類學相關,都在不斷更新,這個展如果有同學有興趣,都可以扣著一起下去,這次機會沒有,展有很多,下一次的機會還有,你們有很強大的後盾,只要你們表達意願,老師的很樂意。

 

陳中民:

    剛才主持人說他讀人類學,頭一年很有興ˋ,第二年豁然開朗,第三年又開始迷惘,他第一到大三心路歷程就已經很複雜了,回想起我某某年在台大讀大一,到現在加起來我已經學人類學五十幾年了,你們說人類學到底是個甚麼樣的學科,對我來講,我今天又學到新的形容,是個滿溫柔的學科,這個溫柔我覺得很好,因為人類學是非常兼容並包的,只要跟人和人所做的事情有關的議題,都是人類學家很合理的研究議題,同時人類學不像一般自然科學,強調對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人類學家試驗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來說明,詮釋人跟人所做的事物的看法。回到主題,人類學之於我是甚麼學科,人類學之於我是們鼓勵我發展我自己對於周遭事物的看法的一門學科,怎麼鼓勵,他訓練我從觀察別人開始,從學習異文化開始,一開始吸引的是奇風異俗,等看完以後有機會想一想,過去參加婚喪喜慶是煩躁,讀人類學後思考婚喪喜慶的特殊意義,能夠將特殊意義串連起來,幫助你了解舉行儀式中這些人的關係,對於人生宇宙的看法,再回來,人類學教我的,最重要的是How do I understand myself

 

 

人社16 姚佳燕:

    當初就是做了科技部計畫,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研究者方面。就是在田野裡面,我覺得很不一樣的是我本身就是田野參與者,對於自己在裡面有些不適應,對其他參與者如何在田野裡面看待事情有些疑惑,我在田野做些觀察訪談後,發現大家對於用甚麼態度面對是很不一樣的,透過這次研究我更認識我自己,才決定要繼續念研究所。

 

李威宜:

    今天有個命題,是我們自己和人類學的關係。我自己和人類學是四個階段,一開始像跳躍式的箭頭,後來有點像是溜溜球,之後有點像是八字形,現在可能有點像是甜甜圈,這是我跟人類學的關係,這些都像是個隱喻,那現在要賦予給他意義。

    為甚麼是個箭頭?跟大家一樣都在人生生涯的方向,年輕都覺得到底人生在哪裡,有點直線式的,又想知道要指向哪個方向,勇往直前。進來了,變得像是溜溜球,感覺有點像是人類學,做田野調查,丟出去又溜回來,後來又去新加坡做田野,來來回回,念人類學又離開人類學,後來又回到人類學的過程。開始教書就像是八字形,來來回回久了之後沒意思,教書後每次有點變化,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科學藝術各式各樣還還回回,像是八字回。在清華教書第七年,本來以為是八字形在中間找到平衡點,後來變成甜甜圈,變成整個滿滿的,被八字形整個纏繞,但熱情越來越沒有,中間就有點中空,人類學你可以來來回回擺盪,但又有點空間的感覺。要碼是甜甜圈、要碼是鋼圈、要碼是鋼圈,當然也許未來兩年後我又有其他狀況。有時覺得人類學的來回滋味滿美的像甜甜圈,有時碰到鐵板,雖然中空但社會仍然很強硬,像鋼圈,有時又覺得很美好但又有點脆弱,像花圈。這是我目前和人類學的狀況,但不知道未來還會變甚麼,每年我們和人類學的狀況都會越複雜。

 

15

   我在大二決定雙主修外語系,本來就有唸文學的興趣,一開始考進來對自己、對這些學科的了解都不深,後來才決定要念人類學。後來同時上人類學和文學的課後,發現兩者可以有很多連結,人類學很多思考方式對我很有幫助,後來上黃應貴老師的小說與人類學,對我幫助很大,我在念小說就像在田野一樣,我在看小說作品時,是站在甚麼角度?除了小說的啟示,他對我自身有甚麼幫助?這也幫助我確定未來要做什麼,現在在申請美國研究所,但我想做的是跨領域,期許將人類學給我的很多想法帶進不同領域。

 

顧坤惠:

    對我來講,我和邱老師一樣大學念台大哲學,唸哲學有個好處,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會失業,因為沒有個職業專門為哲學家設,所以我們出去甚麼都可以做,因為這個強大的自信,我沒有同學在大四要做什麼的焦慮。

    我是在台北郊區長大的小孩,但我想跳出這樣的體系,所以我和人類學的同學到屏東去,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山去做小學老師,讓我直接到我想去的地方,有不一樣的經驗,那個經驗對我來講非常重要,我接觸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和環境,人是到那邊人的不同生活方式,那個經驗讓我知道我想要回來念書,事實上在教學現場有很多問題,我也發現我能力不足,因此決定回來繼續念書。我後來有做研究助理,專案剛好是原住民族,雖然我沒有專業能力,但我在這方面有經驗,在這過程中,我更加知道我要去做學術上的延伸,研究計畫結束後我就決定繼續念書。

    回朔到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真的對我影響很深,我其實滿感激以這樣的經歷,家人也信任我,所以回到人社很多的焦慮,未來能做什麼,實際上要對自己有信心,你適應的能力實際上能夠面對職場上的環境,當你覺得能力不夠,永遠都有機會回到學校繼續學習。

    為甚麼我大學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高中就想當世界文學家,讓我踏出自己的世界,雖然進到學術界發現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這整個過程裏頭,是做中學,不斷在田野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很小,世界很大,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永遠學不完。

 

17 江立宇

    想問老師下學期有開原住民專題,想問老師這門課和人類學的區域研究有甚麼差別?

 

顧坤惠:

    當時設計這門課,是因為台灣南島社會與文化的課程排課非常緊,是以理論議題來上課,有英文加中文文本,從考古語言的議題這樣下來,從第一屆就有同學抱怨課太重,問老師能不能把課分上下學期,但對區域課程我們沒辦法做這樣的安排,所以希望把他當成基礎,第二次用原住民專題的方式,來彌補之前因為太緊而漏掉的東西,那門課我們上過四次,每次都依學生背景有調整,每年都會有點不一樣的方式。

 

邱鴻霖:

    人骨考古學主要希望修過考古學導論,有基礎考古學知識,怎樣利用人骨讓他說話。課堂上有真的人骨讓同學練習,特別今年有一具目前宜蘭縣挖掘到現在最完整的人骨,用這個機會清理出來,讓她說說話,讓人類學學程的同學不只修完世界古文明,能有更專精一點的知識,讓進一步修習考古學的同學手上有利器。這門課有人數限制,因為人骨有限,在地十二個一個外來的,兩個先回去媽祖,希望這門課真正有興趣的同學來修,這是專業的課,也會很要,要背很多術語,可能和解剖學有關,往年學生都是二十出頭而已。這門課是清大很具特色的課。

 

魏捷茲:

    我做一個補充,我跟張隆志主任一起開一門課,是用英文開的,他叫做社會科學的哲學,可以算在跨學科領域,部分的人可以修一門課,出國可以學快一點,或是國內唸研究所,需要英文唸好,這門課有很有名的教科書,這本書很好,第四版有中文版,其他關於這門課可以上網參考一下。

 

人類所 學姊:

    我們沒參加過說明會,是第一次參加,覺得很有去應該早點接觸。我今天稍微來廣告一下,我學人類學除了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外,對我來說是精神糧食的來源,很革命性的力量,對我來說人類學很像創業人類學,老師可能覺得這個點太大了,但對我來說你有人類學的觀察工具,從中看出別人看不出的關係,或是人之間的脈絡,這些東西就會讓你和別人忽略的東西結合。

    要和大家講的是,新竹東門城旁邊有個東門市場,他在日據就是市場,本來是新竹誠品的概念,現在沒落了,但還保留很多古早店鋪。現在一樓還是市場,二樓很多店鋪撤出,很多邊緣人士將那裡當家,三樓是以前的高消費場所。我們現在想做的是將東門市場的三樓,活化成新竹青年的低資本創業基地,有點像是共同創業合作,有現成的店舖,經過修改後可以變成工作室,店租都很便宜,這個地方原本經過都更要打掉重練,但很多店家用付了店租但沒有賺錢的方法把建築留下,我們現在想把三樓變成創業的集散地,結合和人文社會相關領域的人。

    那我們現在要來招兵,我相信在場的人類學同學對新竹都市有很多想像,也更有觀察力和報導力,明年我們拿到經費會開始動工,在動工之前我們想先做報導,像是新竹老城區的繁榮與沒落等。大家有興趣可以再和我們聯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huhs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