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研究說明會

學程簡介:

主持人:陳瑞樺老師

 

孟哲:

    開設文化研究課程不是順利的過程,透過學院體制建制化,有了人緣老師經費的支持,才有辦法開成,以前老師創立亞太文化研究市,是亞洲第一個相關機構,95年中央系別研究系成立,三年後台灣的研究學會成立,是亞洲第一個文化研究學院,接著交大的語言文化研究所成立,都是以研究室的方式成立

2000年國際刊物發行,編輯附設在亞太文化研究室,對亞洲的文化研究有興趣可參考個刊物,2003台聯大開始做文化研究的碩博士跨校學程,2004清大人社系文化研究學程正式成立。

    文化研究源起英國學院,在台灣有些不一樣的特色:跨學科的科技整合、具有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強調基礎批判以反思分析、掌握文化特地性跟歷史脈絡化的解釋、從亞洲思考文化研究的方向。

    文化研究有結合其他學科的潛力,打開學生的視野,以及實行上述五特色,具體操作在大三大四,把文化研究當副修的話,必須修習18學分,18學分裡要修一個必修課,是文化研究導論,是下學期開,還有需要選修213學分的課,文化研究專題、文化研究實作,各開在上下學期,其他12學分可以選掛在文化研究下的課程。

    104學年度起實施議題式學習導向計劃,選文化研究學為副修的人,採行雙軌制21,選擇剛剛的舊制或針對自己的關懷提出一個議題研究,經過學程召集人或導師同意後,那12學分就可以自己自由選修,這是希望同學能想想自己想做些什麼。

    除了修課,也會舉辦文化研究工作坊,下次是明年4.5月,會有學長跟老師來幫同學改善提出的報告,也有提供讀書會的講學金,歡迎團體申請。

    台聯大系統有開跨校文化研究學程,有許多演講資料與課程,人社學生修滿18學分就可以申請跨校學程,會在畢業證書再加註有修過跨校學程。

    跟主修學程合掛的課程都可以列為文化學程的課程,當社論、文學文化研究、當代文學理論、近現代與文化、文化與社會、移民社會學、親密社會學、社會研究方法、藝術史、現代戲劇、兒童文學、電影跟視覺文化;劇本分析與實作、散文、台灣的食物與農業問題……等下學期有關文化研究的課程。

 

陳瑞樺老師:

    議題式學習導向計劃的出現跟人社的學分鬆綁有很大的關係,文化研究學程較珍惜自由的價值,希望在學程限制下創造活潑的空間,以及回到文化研究的精神。剛剛那5點,特別是跨學科、社會關懷、基礎批判。

    所有的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都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變成今日的樣子,基於了解國際其他地區的要求才出現的,文化研究是希望理解某地區的文化,目的是針對當代社會的關鍵問題進行跨領域的探討,既有的學科分類無法對這些課題做出反應,文化研究希望扮演跨領域解決問題的腳色,新制希望大家能進行跨領域的研究,而不是提供隨便的選課空間,所以必須要提出自己的學習計畫,關心什麼希望解答什麼疑問,希望能夠選擇那些課程,在進入這個學程前,要先想好自己想要做什麼研究,才能安排想要的課程。

 

人社15 林昱君:

    之所以選修文化研究當副修,是因為想在嚴格的學程限制下選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程,我主修社會學,常常把社會學跟文化研究的課程交互搭配,還蠻有趣的,在文化導論課,老師打開我們文化研究的視野以及台灣目前關注的文化議題,透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會有許多方式。

    經驗最深的是文化研究實作,每個禮拜文本都很簡單,但在課堂上會根據文本進行深刻的討論,每堂課都會討論時事,在顧玉玲老師身上看到知識分子的典範,自己有自己的立場,但不會干涉別人,會鼓勵大家表達自己的立場,沒立場就等於沉默,也就等於服膺於主流立場,文化研究導論、文化研究實作、文化研究專題都是非常有名有趣的課,在這些課程裡可以自由發言、進行辯論,激發許多問題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文化研究到底是什麼也沒有什麼正確答案,可以大家一起討論,文化研究位於其他學科(社會、歷史…)的夾縫之中,可以整合其他學科來進行研究,文化研究有高度批判性,因此權力的議題是一直在被討論的

 

陳登翔:

  1. 文化研究特性:
  2. 文化是在給定的地理物質條下所構築出來的東西
  3. 把文化研究當成開拓其他知識興趣的媒介橋梁,或是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的動力、場域。
  4. 任何學科都會掉進“傲慢”的陷阱
  5. 時時懷疑批判自己,不要自大,保持開放的心態
  6. 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什麼議題是自己感興趣的?依照自己所學提出一套獨特的看法
  7. 人才是知識的主體,不要被學科束縛
  8. 大學陷阱:太自由反而不知道要做什麼
  9. 服貿:開啟整合學長學習的鑰匙
  10. 李天健老師:「沒有問題意識,沒辦法(自主)學習」

 

羅宥騏:

    文化研究具有跨科系的特色,我覺得很有趣,想在這浩大的領域中學什麼只有自己知道。我修課經驗比較屬於研究生方面,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的必修是文化研究概論,全英文授課,課堂有許多外國人,來自四方的同學會給我們不一樣的觀點,文本的專有名詞很難搞懂,而某些課程上課的地點會安排在在台聯大其中一間,通勤有些不方便,學程人不多但大家感情都很好。自己的困擾是研究所的名稱不好念,我每次都唸英文。找到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很重要,找不到的話….就繼續再找。

 

問答:

Q

有關選修和修課計畫?要怎麼認定這個學程可以通過?

A

選用議題導向式學習前,要先提出一份計畫書,經過學程召集人審核,確定你確實提出一個研究意識,然後根據此安排學習計畫,召集人也會跟你討論如何安排修課,這是一個告訴大家你要做這件事情的契約,而且學習計畫是可以更改的。

 

Q

我自己想修藝術類課程,藝術類課程可包含他校交換的嗎?

A

我們現在提供的方式是在文化研究學程所開的課裡面,扣掉必選修選擇四門課就滿足副修要求。其實滿足四門課很少,如果要修其他外校或外所的課,可以用自由學分去抵用就好。

 

Q

自主學習的話,學習計劃方面要列出所有課程還是確切相關的6門課就好?

A

文化研究當副修同樣要修完必修課程,跟選修21的課程,另外再選4門課根據自己關懷的議題去選

 

Q

請問學長姐對議題式導向計劃的看法?

A

在我在學期間還沒有新制的計畫,如果有的話我會把之前做的研究主題拿來當這個計畫的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huhs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